把握实时脉搏 关注行业热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高端访谈 > 正文

信息中心应承担起引领学校信息化发展的责任——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中心主任陆健访谈录

发布日期:2014-05-13 来源:网络
 点击:

  【学校简介】位于河西新城的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高水平、高起点、现代化的综合性重点职业院校,是国家教育部在职教领域和德国合作的第一所项目学校,是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副主席单位。在校学生5300多人。拥有70个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实验室和28个配套齐全的校内技能实训车间,其中省级以上实训基地4个,生均设备值位达15000元,位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将数字校园建设作为特色项目列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建设中,无论是资金还是人力都是大手笔投入。经过近两年的规划建设,目前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信息化数字校园建设都有什么样的成果?在建设过程中又有什么样的特色?信息化建设道路上的领头人又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带着这些疑问,6月中旬我们拜访了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中心负责人陆健主任。请他跟我们分享学校的的信息化建设情况、他对数字校园涵义的理解以及几十年信息化事业的感悟和体会。

  源于实际,精于细节,全面打造数字校园

  《南京教育装备》:陆主任您好!能不能请您从建设目标、建设重点、实施情况等几个方面,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本校数字校园的建设情况?

  陆健:好的。首先我校的数字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校园网络”、“数据中心”、“公共应用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各类“应用系统”建设为主体,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支撑体系”建设为保障,建设一个面向应用、安全可靠、操作便捷、技术先进、规范统一、灵活可扩的数字校园空间。其次,为了全面完成国家示范校工程中数字校园特色项目,我们分为十个重点建设子项目巩固特色项目的建设成果。经过两年规划建设,目前我们已完成了全面整合学校的软硬件平台和设施设备,全面改造了校园的网络拓扑结构,搭建了有线和无线网络环境,建成全国最先进的百兆宽带接入四网合一的万兆校园网,2200台计算机和210多个多媒体教室,融合有线、无线、多媒体、数字安防、数字广播等多种应用系统。

  通过打造的这一系列软件服务平台、一卡通平台,切实加强了服务功能建设,在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和生活服务方面创新建设。这些建设对我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目前我校已基本实现了以示范校建设为引领,全面构建数字校园的目标。

  《南京教育装备》:刚才您提到为完成国家数字校园示范校项目,学校分十个子项目来重点建设,分别是什么样的情况?目前完成的情况如何?

  陆健:是的,学校通过这十个子项目的重点建设来巩固本校特色项目的建设成果。这十个子项目分别是:硬件平台、系统软件平台、录播系统、管理软件平台、一卡通平台、电子图书系统、实训录播系统、基础服务系统、实习、实训成长记录平台、资源平台。

  硬件平台:在四期工程的网络中心万兆网络的基础上建设数据中心,安置服务器和存储阵列,使服务器应用虚拟化系统性能达至最优。

  录播系统:录播教室建设是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项目,是资源平台、精品课程建设、实习实训记录平台的基础设施。我们建成了2间全自动高清录播教室和1套手动高清录播系统,并在四期工程中建成录播教室,并配置了20套速课高清录课系统。

  软件平台:为了实现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学校建立了教务管理平台、办公自动化OA管理系统、学工综合管理平台,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基础平台有信息标准和规范、统一门户系统、统一身份认证、数据中心平台、站群管理平台等。

  一卡通平台:我们与南京市民卡公司合作开发使用一卡通平台系统,实现校园消费、图书馆、宿舍管理、机房、会议签到、宿舍电控、水控、洗浴、门禁等功能的一卡通用,与银行相连实现圈存,并使一卡通系统与数字校园融合,并使校园一卡通具有智汇卡的社会功能,可在市内乘坐公交、地铁和小额消费等功能。后期将新生报到、注册、交费、宿舍分配、学生离校等功能纳入其中。用一卡通系统将校园的各项应用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实训录播系统:目前我们与企业合作研制,在SMT实训车间实现实训录播系统,记录每个工位的操作,用标准操作影像辅助学生的实训及操作,以提高学生的技能。

  基础服务系统:基础服务平台实现了学校的电子邮件系统、网络公共存储、短信、BBS、BLOG等应用平台。实习、实训成长记录平台,可以满足学生在实训、实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相关的视频课程,完成网络作业、师生在线交流以及成绩数据等的保留和统计。

  资源平台:示范校工程之前,我校已建有资源平台,现在学校与专业的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共同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并将原有资源库的资源移植到新平台中。包括专业教学资源库管理功能、网络教学、精品课程建设三大子系统。另外我们还建成了电子图书系统,形成一定的电子图书规模,服务于教学科研和校园文化。

  以上子项目的建设仅仅是对我校数字校园总体建设的一个补充。作为引领全校信息化的数字校园系统工程,我们开发网络软硬件资源、组织实施信息资源,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步伐,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以示范校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数字校园建设,这一系列的实践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我校作为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承办校,数字校园各项软硬件平台都被证实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也处于前沿地位。

  硬件是基础,软件是保障,两手都要抓

  《南京教育装备》:近些年国内从国家层面到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再到学校,包括企业都在广泛地讨论和实践“数字化”,也使“数字校园”相关词变得十分的火热。在教育信息领域里从事这么多年,您是如何理解数字校园的涵义以及它的建设?

  陆健:首先,我认为数字校园中硬件只是基础,而软件才是保障,硬件不足影响应用效果,软件不足应用难以实现。所以我们在改善硬件条件的同时,需要加强软件建设,可以说当前软件重于硬件建设。硬件建设相对容易,投入经费就能够见效;软件建设投入经费也不一定见效果,因此,我们后期要加倍的投入到系统软件建设,甚至实施全员建设工程。从我们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过程来看,我们也是始终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

  其次,数字校园一定包括大量的信息资源,没有大量信息资源的数字校园不是真正意义的数字校园。只有大量的信息资源被共享,数字校园才是有生命力的校园。但是共享并不意味着全部免费,共享意味着其他人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方便的使用这些信息资源。全部免费可能造成没有人愿意再生产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得好,知识共享程度高,信息资源就会生产得更多。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尊重和保护老师们提供的资源,使这些资源在有限的空间里发挥无限的作用。

  数字校园建设的突破口在哪里?是电子政务还是教学应用?数字校园建设如果不能深入到学校的主流业务当中去,就无法形成新的生产力。如果只能做到实施电子政务虽然可以提升管理能力,但相比之下教学应用更能够改变学校的面貌。我认为在数字校园建设中,所有人都应该认真思考这些问题。

  第三,数字校园建设是学校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等各项业务,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和校外的合作伙伴,涉及到学校的每位教师、学生、校友、学生家长等。他们是数字校园的最终用户,也是数字校园的服务对象,应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这些心声也是数字校园建设努力的方向。因此,数字校园建设是全员参与的过程,要有规范的组织保障。我认为一个成熟规范的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机构成立应该包括四个部分:(1)信息化领导小组。这是学院信息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它全面领导、组织、协调数字校园建设,包括规划的制定、规划的实施等决策工作;(2)信息化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划的制定、实施工作;(3)技术小组。技术小组参与数字校园建设规划的制定、实施,积极配合软件硬件集成商的工作、必要的二次开发工作和网络运行维护工作;(4)职能部门。网络中心、各系部、各职能部门在信息办的组织协调下参与数字校园建设规划中相关部分内容的制定。

  统筹规划、严格执行,高要求成就高标准

  《南京教育装备网》:学校整个有线和无线网络建设、新楼建设基础布线、安防监控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交换设备、存储服务器、手机信号扩展、闭路电视系统扩展等等所有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的建设工作,大多都是在这两年内做起来的,人的作用至关重要。您作为整个信息化建设团队的领头人都是如何建设工作团队的?

  陆健:目前我们信息中心在编人员有6人,外聘人员有3人,另外还有一些专业的外包人员。这三个部分组成:正式的教师队伍,承担的是学校里的管理任务。管理信息化设备、多媒体系统、招标采购以及学校信息化方面的建设性工作;外聘的教师人员,是我们聘请的一些技术过硬、对学校信息化教育和管理工作有建设性指导作用的人员来承担;而学校里一些基础性工作或繁杂的具体性工作,如学校的二三十个机房的维护管理工作之类,我们则是通过外包给服务公司来完成的,这样可以减轻本校授课老师的负担、让教师能够一门心思花在给学生好好上课备课上和管理工作中。

  我常常跟信息中心的老师说,作为信息技术人员,一定要站在整个学校统筹规划的角度来思考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道路。我们信息中心的人,首先要有这样的意识:千方百计地给学校老师们营造一个潜移默化的信息化教学氛围和环境。二是,对学校的教学老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和培训。从教学老师的角度创造条件,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便利和操作培训。相比普教更多的注重升学率,职教系统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技能和就业,所以在提高学生操作应用水平的同时,教师必须更要注重操作应用,成为双师型教师,这是我们信息化建设和系统推广很有利的切入点,给教师架构数字化教学硬件、软件环境,方便老师带领自己的学生很好的完成整个理论到实践操作的学习过程。三是强制推广。制定完整和科学的信息化措施,让校领导认可和放心,利用行政管理力量在全校进行推广应用。比如,一个新的系统上线使用,刚开始时肯定有部分老师是不习惯的,作为我们信息技术中心人员,要分清哪些是系统本身技术原因造成的,哪些是老师自己墨守成规的旧习惯造成的不能使用。所以要坚定信念,坚定科学规划的道路,切实把信息化的每一步推行下去、推广开来。

  讲述:明确职责,勇于承担,推进数字校园发展

  在问到前二十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对他的影响以及信息化职业生涯这一路走来的感悟时,陆健主任的眼神坚定而真诚,“我认为一个信息技术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有求知欲和一定的追求。”他说,1983年数学系本科毕业的他工作后所教的科目竟然是计算机技术,对他来讲完全是全新的领域,为此在1989年他进行了专业的进修,拿到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文凭;“有人就对我说,你学那么多有用吗?我不管,我认为有用没用,学了才知道,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等到需要用你的时候你再去学习和准备已经来不及了。”于是1996年,他又进入东南大学进行计算机网络研究生课程的学习。陆主任感叹到,正因为当年没有放弃进修的机会,在进修过程中接触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让我热爱上这行,也让我成为南京市计算机教学领域中应该算是较早一批的人员。“只有对自己不断的高要求和自己本身不断的追求,才能谈到对自身职业发展的一个清晰的认识”。

  另外,他说,作为一个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一定要跟得上形势。信息技术瞬息万变,市场上有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出来一定不能排斥而是要积极去了解,要思考如何把新技术运用到我们学校的教学中来并进行创新,并把这些科学的创新推及给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和信息中心主任,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我们不能安于做技术员,而应该担起引导和推进整个学校信息化发展的责任。

  陆健主任给人的感觉始终是不苟言笑的,就连说话也很少有语调的起伏,但却不是那种冷漠的严肃。在他的办公室门口初见他时,满头大汗的他刚刚从物联网会议系统的集成现场赶过来,身形匆忙,脚步依旧沉稳。从年轻时的信息技术教师到后来的管理者,这一路走来到底也是有几十年的专业沉淀了。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专家,他的感悟不仅对年轻的信息技术老师是一盏明灯,我想,对所有正在努力追求自己职业价值和梦想的青年都应该有所启发。


(本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expert)

上一篇:从“教学实验”到“实验教学”的蜕变——访北京农学院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潘金豹
下一篇:3D立体可视化 智慧校园新触角——专访鑫博腾飞 鲍海丰先生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