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实时脉搏 关注行业热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技术解读 > 正文

教师德育工作中的老子思想

发布日期:2012-09-14 来源:网络
 点击:

  摘 要:老子思想是以“道”为核心。“道”不仅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而且是人类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遵循运用“道”,就表现为具体的“德”。将“德”伴随着人生长期付出行动,便成为德性。教师把这种德性传授给学生,即为教师德育。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教师能从中获得德育方法,同时也能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对于加强当前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老子;道;德育

  中图法分类号:G127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五千言《老子》是中华文明史的灿烂瑰宝之一,整部书的思想都是围绕着“道”和“德”展开的,所以又被后人称为《道德经》。其思想充满了深邃的哲理、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人生感悟,能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一种指导,其方法论明确。对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德育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 老子思想,以“道”为本体

  老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老子》当中,“道”在其思想中处于核心地位。老子所说的“道”是不可言说的,但是他明确了“道”的本质,强调了先天地而存在的“道”的优先意味。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老子》25章,以下凡引《老子》,只注章次)“道”是个混混沌沌的东西,它先于天地而先,无声又无形。它独立存在,永不改变,周而复始地运转,永不停息,可以创造天地万物之母。说明了“道”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根源。它具有“独立而不改变”的永恒本性。“道”也是支配自然中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通规律。老子指出“反者道之动。”“反”就是事物运动的总规律。它指事物都以相反相成的状态存在的,并相互转化。像难易、长短、高下、有无、前后等等相对立的方面相互之间是不可或缺的,离开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无法存在,它们之间是相互转化,是矛盾的统一体。

  二 “道”的行为表现就是“德”

  《老子》五千言,后被称为《道德经》,足见“道”和“德”的重要性。老子也文中也多次将“道”、“德”二字相提并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大德的变化,随着道的变化而变化。这里揭示了“道”与“德”的关系。“道”是“德”之体,“德”为“道”之用。“道”在具体事物上表现出来就是“德”,“道”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也是“德”。“德”者得也,“道”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事物得到“道”就是“德”。《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解释基本也是一样的:“道是世界本原,德指本原居于物中。事物因得道方使成其为事物;言其所得,便叫德。”老子的“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也说明了“道”和“德”。

  陈鼓应指出,“道”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事物得到“道”显现于物或作用于物就是“德”。作为万事万物之源的“道”是看不见、摸不着,客观存在的一种规律,但它却能落实到现象界对我们产生作用。所以“道”作用于人生便可称为“德”。“德”是“道”的作用,也是“道”的显现。人们在行为准则中遵循“道”、取法“道”、用心灵去体会“道”,在心中得到“道”,这就是“德”。

  三 德性的传递 教师德育工作方法论

  在《老子》全书中,“道”是老子思想的结晶,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作为生活准则的“道”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人们积极的体验它们所表现出的特性,发现它们并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和处世的基本方法,最终运用到工作和生活的实际行动中,这就是“德”。“德”就是“道”的落脚点。教师作为德育的主体,在工作中应遵循“道”,在工作积极的运用“道”,最终实现“德”。将“德”伴随着人生长期付出行动,就形成为德性。教师把这种德性传授给学生,即为教师德育。

  1、不言之教

  有些教育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需要用心灵,用行动来进行。教师善用心,用行动,用历史与文化的底蕴来触动学生内心深处,让学生的情感在无声无息中被陶冶。老子提到:“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43章)“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话”即语言和言语的意思。老子说的“不言”并非指不说话,而是含有少说话,少发号指令的意思。“不言”的德育方法有着看不到、摸不着的无形的力量。它无形的要求为人师者要对学生有爱,以身作则,多关心学生,以自身的言行给学生做出表率,能够很好的教育学生并引起学生相应的感情,从而促进学生奋进,让学生和教师的心理相融。学生在此不知不觉中,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犹如身临其境,经过长时间的熏陶,渐渐达到德育之目的。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教师就必须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作到,以自身的模范行为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喜爱。“以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就是这个道理。

  2、善救人,无弃人

  教师在德育中要做到“善救人”,其基本的观点是:“人人可用,人人可教。”教师不因学生成绩的差,品行不佳而把学生放在遗忘的角落。老子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27章)老子要求教师做到热爱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人人都有可塑性、可教育性,杜绝为了提高升学率教师眼里只有优秀的学生,对差生是无人问津。根据老子的思想,教师应该对学生采取补差教育,特别是对“双差生”,努力减少学生厌学、辍学和逃学,做好差生向好学生转化的工作。那么教师对差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使他们成人化,训练他们像成人那样思考,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杭州市优秀教师常红跃就是一个很好的模范,他在担任班主任10年里,教育和挽救了不少的双差生,把他们从堕落的边缘教育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常老师的班里有一个姓赵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小赵经常大闹课堂,打架骂人,损坏公物甚至对女生非礼。但是常老师并不放弃对他的关心和教育,最终使小赵从一个正在走向堕落的少年变成班上学雷锋木工小组成员。毕业后,小赵当了售票员,工作积极肯干。常老师“善救人,无弃人”的品质使学生未误入歧途,成为社会典范中的一名无愧繁荣劳动者。

  3、辅万物之自然

  “学不学,复众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章)“辅”是依据万物自然的特征,将“有为”的主体性基于“无为”的“道”性自然,表现是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不妄加干预,不违背和破坏事物发展的固有规律。这也是对万物本性自然特征的尊重。尽管因循行为有一定的被动性,但是不是绝对的消极被动,而含有主动性的方面。结合老子的思想,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不能不求实际对学生“妄为”(即凭想象),也不能脱离实际去“强为”,而要顺应学生成长的规律,成长过程中心理的规律,以及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不同教育的规律,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愉快的接受教育,快乐的生活。那么教师在辅佐学生成长的时候,要用正面教育,启发疏导的原则去教育学生。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他们的心理叛逆,内心世界充满着矛盾,教师切不可用急于求成,更不应该取嫌弃、讥讽、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压服,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他们。教师注意到了这些才能和学生的心灵和谐一致,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也就越高。总之,教师的职责不是压人、整人、骗人而是要了解人、关心人、影响人。

  4、为之未有,治之未乱

  老子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与自然界万物一样,都是由一个从小到大自身生成、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于可能促使学生误入歧途,形成不良品德的事情给予特别的关注,一发现苗头就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防患于未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不应事小而恶之。老子提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64章)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事情未形成时,便去处理,要在局面未乱的时,便去处理,否则就很难办。这也是一种“无为”的做法。其运用到德育中,要求教师应谨慎的辅佐他们,一发现学生有不良的行为就采取果断的措施,做到防微杜渐,具有敏锐的察觉力和认知的能力,及时反馈捕捉的信息。根据老子所讲的防微杜渐的规律,教师还可以进行不良行为的事前教育,以赢得德育的主动权和时间。具体的实施的方法如下:教师可以把一系列的问题摆在学生的面前。比如:抽烟为什么不好?为什么要否定暴力?怎么样对待感情、性与家庭等等,多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免疫和防备能力。这种事前进行道德教育的行为克服了被动补救指导那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而且有利于端正学生的看法和想法。这种方法就像种牛痘,而不是治疗患天花的孩子。这对于培养教师敏锐的察觉力和预测学生形成不良品德或误入歧途的能力也是很有帮助的。

  四 德性的内化 教师自身修养论

  老子所倡导的修身之道是顺从人性的自然去增添个体的魅力。《老子》一书中指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21章)这里所阐释的“德”就是“道”落实到人生层面。所以在我们生活中“道”,就是按照其标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老子以是否遵循“道”的标准决定人“德”行的大小。老子的思想具体到多关注个人的素质和修养,认为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的好坏不但关系到个人的工作和事业的成败,而且还影响周围的人,所以要求人们不断加强修养,提高个人素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汉代学者扬雄在《法言·学行》中写到:“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品质,才有资格去塑造学生。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就像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应扮演好“人师”的角色,用自己高尚的思想品德、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做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者和学生创造的引路人。

  1、爱:慈勇俭广,不为天下先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67章)老子认为人后天修养必须实现三宝,教师更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教师所要达到的第一个要求:慈;其意思是仁慈、慈爱。在德育中解释是教师者仁慈,了解、关心学生。老子之所以将慈作为三宝之首,是因为关心学生,对学生仁慈、宽容将贯穿整个教育的过程和教师任教的生涯。教师关心学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学习过程。这样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感情才能相通。学生才能拥护老师并把老师作为良师益友。第二个要求:俭;勤俭朴素。俗话说,俭以养德。对教师来说节俭既是一种美德也是教学中的一门艺术。“教师无小事,事事是模范”。只有自身勤俭无私、廉洁自律才能以身作则,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身教的形象能成为无穷的教育力量。我们国家第一位总理周恩来一生节俭,为全国人民做出了楷模。最后的一个要求:不敢为天下先。这里老子的意思是做任何事情不能鲁莽,要冷静观察后再行事。“瓜落蒂熟”就是这个道理。告诫师者在做决定前不要妄动,该落后一步就要落后一步,只要能达到目标。学生做错事后,不应不分清红皂白的责备学生。首先要了解事情的原委,根据不同的对象,冷静的思考用什么样的语言或方式教导学生,这样能起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做到“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则“民自化”、“民自正”、“民自朴”。教师言传身教影响学生,以自身的表率精神去实现育人,真正做到明德惟馨。

  2、谐:冲气以为和

  和谐统一是老子辨证思维的一种关系,统一中包含对立,从对立中复归于和谐,是老子思想的一大特色。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这段话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就是说每一事物都存在“负阴”与“抱阳”的两种对立关系,都包含着新的对立。“冲气以为和”表示万物经过交合,冲荡后最终达到统一、和谐。这里的“和谐”是辩证法意义上的对立统一。那么运用到教师身上要求教师自身道德修养必须做到“和谐”。任何教师自身都存在矛盾冲突,也是造成教师不安、紧张,不良情绪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教师要防止和克服冲突就必须努力做到内心的“谐”,做到以下三点:首先,人的自身的和谐、统一。所谓人自身的和谐统一,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也可以说对物质追求和精神的追求的和谐统一。对于教师来说,做到这个和谐统一最重要的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严格的说来义利观是道德观的组成部分。其次,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指人与他人,人与集体和人与整个社会的和谐统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就要求人们加强共同合作。那么新时期的教育也不例外,也需要教师与学生,社会以及教师之间相互配合,这就要求教师主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真诚守信、平等待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先人后己、舍己救人的原则。第三,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似乎与师德远了一点,实则不然。人类对动物的滥捕乱杀,对植物的滥砍乱伐,对环境的污染已经造成全球的生态环境恶化,这已成为人类需要共同认真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使人类尽快形成一种科学环境伦理意识。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懂这一点,并有意识地从小学起向学生进行生动的解释,使人们能充分意识到环境道德已作为人类道德的延伸和拓展,飞跃和升华,树立起对自然环境的正确认识。那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和谐共进。

  3、康:营魂抱一

  老子不但关心人的心理健康和修养,也要求人自己的生理健康。老子提倡身心健康要做到“载营魂抱一”(10章)即神体合一,这是身体健康之本。老子要求一个人健全的生活必须是形体(生理)与精神(心理)的完美结合,处理好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关系,使自己的生活工作更加的和谐、完美。教师健康的身体表现为身心健康和谐,精力充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联合国卫生组织杂在宪章中指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全平衡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可见,人是身心的统一体。教师要完成繁重的脑力、体力双重任务,必须要有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充沛的体力。

  毋庸讳言, 老子客观的提出了很多独到的德育论和修身之道。立国先立人,立人先立德,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作出表率。这些都是老子思想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取其精华,古为今用,赋予新的时代的意义,为当前的德育工作抛砖引玉。

 

(本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expert)

上一篇:浅谈提高职高英语教学的策略
下一篇:实验室常用蒸发浓缩方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