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实时脉搏 关注行业热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 正文

党员“远程教育”助力信阳脱贫攻坚

2017-08-17   365教育装备采购网新闻中心
 点击:
导读:走进光山县文殊乡方洼村,如今这里“三步一良田,五步一鱼塘”,林木葱茏、稻浪千重,可谓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走进光山县文殊乡方洼村,如今这里“三步一良田,五步一鱼塘”,林木葱茏、稻浪千重,可谓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发生这些变化其实也就是两年内的事情。”方洼村党支部书记李信远说,“一要感谢中央精准扶贫的好政策,中直机关派来了驻村帮扶好干部,县里派来了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我们一起脱贫攻坚;二要感谢村里建起了党员远程教育网,为偏僻乡村党员打开了一扇窗,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脱贫致富有了好方向。”
 
  小山村直通“大世界”
 
  方洼村原来是全县典型的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村干部常年“坐家”办公,村部毫无生气。2015年,国家级贫困县光山县成为中直机关的定点扶贫联系县,派来了驻村帮扶干部郭伟立、薛宗伟,光山县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徐开春进村,开始从建强村“两委”班子入手,将中组部建立的远程教育站点,作为培训党员、健全制度、凝聚人心的重要抓手,以“远程教育+”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据信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建玲介绍,信阳探索的“远程教育+”法则,坚持党组织覆盖到哪里,党员活动到哪里,远程教育就拓展到哪里。
 
  目前,信阳2832个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52个“红色网络教育家园”、45个学用示范基地,成为群众家门口的“空中课堂、红色家园、致富基地”,与外面的世界紧密相联。
 
  5月13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孔昌生来到方洼村,调研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工作。方洼村驻村第一书记徐开春一一点开村支部会议室内时时更新的党员远程教育终端接收机,详细介绍开了:“红云平台”提升党建管理服务水平,锻造攻坚党员干部队伍;“远教智能”支持农业升级转型,拓宽脱贫致富发展道路;“学用基地”成为双创孵化园,助推党员群众就业创业……
 
  小手机开通“云互联”
 
  “这面流动红旗是我们县委组织部部长孔辉点击颁发的,这也是对我们村脱贫攻坚的充分肯定。”在潢川县伞陂镇长青村,第一书记陈林森指着手机上不断闪动的小图标,有些小激动。
 
  通过远程教育系统+智能手机APP+电脑互联网WEB页面+村级活动场所无线wifi,“潢川红云”实现了上至县委、下至基层支部和普通党员的即时互联互通,全县所有党务信息全部录入实现电子考评,详细记录所有贫困村的工作进展情况,并为每季度在线评授“网上流动红旗”提供重要依据。
 
  陈林森告诉记者,在《农事早知道》栏目中,他学到了不少有关农业技术的内容。他把长青村的缺技术现状向县电教中心如实反映后,县电教中心对症下药、按方抓药,一方面寻找有关种养殖技术的视频资料,供养殖户们观看学习,一方面与市、县远程教育教学辅导专家人才库协调联系,邀请相关专家到田间地头亲自为村民指导。
 
  小农场搞起“大联合”
 
  新县吴陈河镇茅屋冲联合党支部,按照“资源共享、产业互补、服务一体、示范引领”的发展思路,统筹阳土墩、杜洼、章墩3个村的基层党建。
 
  “每个月我们都要集中学习两三次,看看国家有啥脱贫政策?看看农业种植中出现的问题咋用农业科技解决?最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商量农场咋发展?我们还用站点的免费WLAN建起了党员微信群。”吴陈河镇党委书记谢文彬最看中的就是远程教育的智能支撑。
 
  通过“远程教育+产业基地”,他们将345户贫困户纳入茅屋冲家庭农场,以到户增收资金172.5万元入股与农场合作实施3000亩有机水稻增收项目,农场给予保底600元/户/年的分红,3年合同到期后贫困户可自由选择是否继续合作。
 
  如果合作模式体现的是思路、是智慧,在管理上更贯穿了智能管理、科学管理的理念。茅屋冲农场所有田块都安装远程摄像系统,所有农产品生产过程可追溯,还采取CSA模式对土壤、水质进行改良,力求自然生态平衡,努力打造“自然田园综合体。”如今,这个“综合体”还发展了泥鳅、草鱼、鲶鱼等水产养殖110亩,本地土鸡1.2万只,蔬菜种植100亩,年产值达到800万元。在示范区周边形成了连锁带动效应,产生了“欧阳润东家庭农场”“王大军油茶基地”“奇龙岭民俗文化园”等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贫困户的脱贫致富拓宽了发展道路。
(本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丹丹)

上一篇:晋江到2020年力争新增优质学位7.55万个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