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实时脉搏 关注行业热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 正文

专家畅谈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2015-12-11   365教育装备采购网新闻中心
 点击:
导读: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最后一场,正式宣布我国教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教育投资正转化为发展红利
 
  ——专家畅谈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最后一场,正式宣布我国教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发布会上,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目前,我国正在加快从“人口红利”升级为“人才红利”的历史转变,而教育正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用了30多年时间,成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世界最大国,而同样的历程,美国用了225年——在发布会上,胡鞍钢举出此例。据统计,过去10年,我国各类技能人才大幅增加,在产业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4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已达5550多万人,占我国人才队伍总数的45.6%,其中,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到11:36:53,大专以上学历占到68.6%,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最近5年来,全国新增专业技术人才860万人,队伍发展的基础不断增强。从创新能力看,每万名劳动力研发人员达到42.3人年,已经接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划目标43人年(“人年”指每万名劳动力中,每个研发人员研发时间的总和——编者注)。
 
  “这一数据背后的深意是,长期以来,我国通过教育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正在实现向物质资本、人力资源资本甚至生态资本的转化。”胡鞍钢进一步解释道,“虽然我们的颠覆性发明专利还不足,但没有数量何谈质量?教育的外溢性影响,对人力资本的衍生乃至于对一个民族文化长远的发展,都是很难用定量去衡量的。”
 
  作为系列新闻发布会的“收官之作”,7位专家一起出现在了今天的发布会上。其中,无论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从4个维度观测5年教育改革发展成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从教育综合改革层面审视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的历史进程,还是胡鞍钢着眼于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的辩证关系,都让发布会现场的记者们嗅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味道。
 
  在专家们的多元阐述下,现场记者显然已无法满足于对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第一个5年的回眸,纷纷将目光聚焦于下一个5年。在这段与“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叠的5年里,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还有哪些硬骨头要啃?需要抓住哪些关键环节?如何从宏观层面考量我国未来的教育改革发展之路?
 
  “原来浅水区能摸到的石头已经摸不到了,我们现在啃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张力深有感触地表示。张力认为,着眼于教育规划纲要的下一个5年,最重要的是实现三个平等: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平等、教育规则平等,“沿着这三个平等去下一盘大棋,仍有许多体制机制障碍要去破解。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任务需要层层细化落实,大家可以期待”。
 
  张力说:“在对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中期评估报告审读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国家把‘改革创新’放到教育工作20字基本方针的重要位置,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过去5年,我国的教育改革正是通过连续的动员、实施、实验,在不断地攻坚克难中,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教育关系到亿万学生和千家万户,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需要我们跳出教育去评价教育。任何改革都要循序渐进,走出一步总比原地踏步强。”钟秉林言辞中,透露出对教育改革的珍视与呵护。
(本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丹丹)

上一篇:人民日报评论员: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