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实时脉搏 关注行业热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 正文

优质教育,我们所要面对的方向?

2018-02-08   365教育装备采购网新闻中心
 点击:
导读:  作为近十年来普通高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培训,其彰示出我省新一轮教改的努力方向与发展路径:  做强既做强优质高中群体,又推......
  作为近十年来普通高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培训,其彰示出我省新一轮教改的努力方向与发展路径:
 
  做强既做强优质高中群体,又推进薄弱县高中的抬底补缺,2020年建成35所左右省级示范高中。
 
  壮腰我省首个名校办分校的厦门一中等学校,将继续孵化出新的优质校。泉州大规模合作办学扩大优质教育供给。3年内,漳州各县市区一中复办初中部或建立初中分校。
 
  强师厦门成立学科中心指导组定期分析中小学教育教学数据,组织全市骨干教师集中研发优质教学资源包,构建教师“理论研修-行动研究-反思提升-成效跟踪”培训考核机制。三明继续城乡一体发展,推动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梯度培养专项规划,培育一批基地校。
 
  □本报记者王敏霞海峡教育报记者朱艳丹泉州晚报记者曾聪虹
 
  2月2日,晋江一中。2018全省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培训班在此举行。据省教育厅负责人介绍,这是近十年来普通高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培训,是去年我省全面参加全国统一命题高考后的首次培训,是贯彻省委在十届五次全会提出的,在实施初中“壮腰”工程同时,要加快补齐高中教育短板的重要举措,因而其动作和意义备受瞩目。
 
  这次培训班参会代表范围更加广泛,影响面也更大:除了省教育厅主要领导、各设区市教育局分管局长、中教科长、教研室主任、省级高中九个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代表,还有全省45所优质高中校长和教务主任以及23所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一中校长,共180多人参会。会议中,专家们对2017年我省高考详尽的数据分析和2018年高考命题的趋势研判,真实而客观地反映出我省各地高中教学质量的优势劣势及现状;各地市及学校的教育实践和经验交流,更是可以窥见新高考改革的实施,对我省高中教育的新挑战,以及我省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所要努力的方向及发展路径。
 
  重备考协同改革做强优质高中群
 
  “要从教学备考转向整体改革,要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改革,扭转只看考试成绩、不看育人成果的倾向。”会议指出了改革的“风向标”,透露出我省下一步提升高中办学质量的举措:基于内涵办学抓质量,把质量提升放在学校综合办学体系里,统筹考量教学质量、学生品行和发现能力、社会认可度等因素,不仅要抓成绩,还要注重育人。同时,面向更大范围抓质量,重新遴选省级示范性高中,到2020年建成35所左右省级示范高中,既做强优质高中群体,又努力推进薄弱县高中的抬底补缺,做实质量提升基础;围绕课程教学抓质量,发挥教学管理功用,细化教学常规管理,整体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培育形成更多更优教学成果。
 
  省教育厅这位负责人表示,这次高中教育会议之所以直接开到学校、开到教研主任,就是希望这个培训班能成为高中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平台和新常态,让地区间和学校间的交流直接落到课程与课堂、落到教学与管理上。
 
  “高中是基础教育最后的守望。”省教育厅负责人表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仍是重中之重,是学生长远发展的基石,是未来学生在大学里“四面张望”的基础。事实证明,成绩好的学校都是综合素质抓得好的学校,说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保重点托底扩优是教育提质路径
 
  培训中,省普教室主任郑云清用数据说话,详尽分析了2017年高考各学科的考试情况,并通过数据统计,对我省10地市区的文理科高考情况做了直观的比对分析。
 
  “我们是要抓重点,还是抓托底?”郑云清说,这不仅是各地区应该思考的问题,也应该是各个学校需要重视的问题。2017年高考中,无论是成绩比较亮眼的厦门、泉州,还是出人意料的三明,都是薄弱校托底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所以,只有大力推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才能提高我省整体教育质量,从而实现高考成绩的逆袭。
 
  在这方面,一些地方和学校已经践行多年:充分依托优势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实际需求,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引进高端办学资源、合作办学、学区化办学、对口帮扶等多种路径,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有效带动教育提质。
 
  厦门一中是我省第一个名校办分校的学校。“今年9月,厦门一中海沧新校区就要开始招生了。”厦门一中校长周君力告诉记者,该校区市政府斥资6亿多元,占地面积近180亩。有30个初中班级,60个高中班级。“通过名校带动薄弱校,孵化出新的优质校,并通过教育先行,从而带动整个新区发展。”
 
  泉州市大力推进集团和合作办学的探索和努力:组建泉州五中教育集团,支持晋江市实施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着力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支持合作办学,泉港区引进北大培文教育文化产业集团。晋江一中与清华附中与福州一中签订联合办学战略合作协议。
 
  三明市共有160多所初中校,农村初中校就有110多所,所以在办学理念和管理上,发挥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实行城乡一体化联动发展,推动小学“强基”、初中“壮腰”和高中“筑梦”工程,托底扩优。全市初中宽带网络进教室比率、师生网络学习空间普及率、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率均达100%,实现了基础教育教学建设的城乡互通。
 
  抓硬件师资师能是最大提升“软件”
 
  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育质量提升最大的“软件”。“新高考”“新课标”对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班级管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师资新需求,教育部门和一些先进学校也加大了师资的储备调整和培训。
 
  作为我省基础教育排头兵的厦门,其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虽然离不开近些年对优秀教师的引进,但其自身一直处心积虑、日积月累的师资建设和师能培养,特别是日常对名师、优秀骨干教师的培训统筹管理,更是将带动示范效应发挥至最大最广。厦门市组织全市骨干教师集中研发优质教学资源包,并派放到全市各普通高中共享使用,同时以学科为单位,划定教研片区,加强不同层次以及同类型学校的教研活动,促进学校交流工作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成立市学科中心指导组定期分析中小学教育教学数据,有针对性对教师进行培训,帮助解决教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加强师资培养,构建教师“理论研修-行动研究-反思提升-成效跟踪”的培训考核机制,持续实施教师技能比赛活动,教师教学能力抽测,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
 
  “近几年三明持续强化基础,重点培养名师领军人才。全市有教学名师100多名,学科带头人350多名,骨干教师3500多名,共4000多名教师,形成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梯度培养专项规划。”三明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通过这种梯度培养模式建设一批工作室,培育一批基地校。
 
  福州市目前正在重启和加强教育研究院的教学科研功能,依托市教育研究院和高中研训中心组成立毕业班教学指导组,聘请福建师大、省普教室等专家及中学一线名师,通过校际教研、区域教研、网络教研、七县一中联合体等多种形式,建立教学指导和资源的交流共享机制;市教育研究院采取“听一节课、送一节课、开一个讲座”方式,将市区的优质资源向七县薄弱校推广。市财政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临聘教师待遇,缓解教师缺编的问题。
 
  泉州市每年财政投入1000万元,实施教育“领航团队”培育工程,组织培养对象赴京沪脱岗研修一年,倾力打造一批高中教育领航人才。
 
  补短板公办初中“壮腰”是长远之策
 
  虽然是以“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为主题的培训会议,但很多地市教育部门和高中校的负责人似乎着眼更加长远。他们不仅围绕如何应对新高考的挑战、如何备考2018共享了很多宝贵经验,提出了很多应对策略,各地市纷纷提出初中“壮腰”工程,成为更为长远的考量。
 
  三明市在市区组建6个总学校试点先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推进共同发展;推动城区“小片区”管理模式向农村学校拓展,全市共设立25个初中片区,实现全覆盖;推进城乡初中教育一体化,12个县(市、区)全面实施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实验,加大捆绑考核力度,促进初中整体办学水平提升。制定实施“壮腰”工程考核办法,通过增加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统筹用于班主任工作、教学质量考评、名师名校长奖励等,实行差别化发放。
 
  “最好的初中都是私立校”,这一现状在漳州正在被改变。漳州市教育局局长黄江辉表示,3年内,原则上各县(市、区)一中都要复办初中部或建立初中分校,扩大全市初中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公办优质初中学校。同时,支持高中名校或优质高中学校建立集团化学校,通过名校办分校、老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促进集团成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推进城区初中布局调整。优先保障初中学校建设用地,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参与的教育用地联审。组建全市性分层次、分区域初中教研联盟,覆盖全市初中学校70%以上,以公办优质校、龙头校带动一批初中学校优质发展。
 
  公办小学初中建设教育,特别是初中“壮腰”建设,正在成为各地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补齐教育短板的主旋律。
(本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丹丹)

上一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