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实时脉搏 关注行业热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 正文

“朴素教育”点燃乡村教育的希望

2017-11-23   365教育装备采购网新闻中心
 点击:
导读:考虑到住在边远村社的学生往来学校不方便,自筹资金给每个学生每学期发放200元的交通费;交费有困难,学校从不追欠费,“不上一个学生在上学路犯愁”;...
  朴实高效的课堂
 
  校本课程——十字绣
 
  考虑到住在边远村社的学生往来学校不方便,自筹资金给每个学生每学期发放200元的交通费;交费有困难,学校从不追欠费,“不上一个学生在上学路犯愁”;定期对困难学生家庭走访慰问,各种渠道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着实温暖人心。
 
  “教好一个学生,改变一个家庭”,这样一所心系民生的学校受到了当地居民高度认可,绝大多数居民都放心把孩子送到包鸾中学就读,2016年全镇小学毕业523人,除举家外出的9人外,到包鸾中学读书的就有514人,在农村学校日渐萎缩的当下,包鸾中学学生规模实现了5年连续增长。
 
  认可源自不断提升的教育质量,也源自一系列朴素的教育行动。
 
  近年来包鸾中学积极打造“朴素教育”,抓住学与教的“牛鼻子”,不断丰富教育内涵,展现出了真实而有质感、生动而不喧哗的教育之美。
 
  缤纷校本课程
 
  搭建学生多元发展的“苗圃”
 
  编织毛衣也能进课堂?在包鸾中学的确有这样的课。
 
  “我给妈妈织了一条围巾,她可高兴了”,学生王鹏开心地说,很多人觉得只有女同学才能学编织,我觉得男孩子学编织也有好处,没那么浮躁了。
 
  近年来包鸾中学着力构建“朴素校本”课程体系,立足农村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开发出40多门有特色的课程。比如毛衣编织、泥塑、泡菜制作、小木工,这些具有农村特色的课程深受学生喜欢,同时开设魔方、围棋、书法等多门校本课程,为学生搭建起了多元发展的“苗圃”。
 
  为保障校本课程扎实开展,该校建立起校本课程的研发系统和实施系统,由专人负责对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实施进行论证评估,并将校本课程分为“学与教、耕与读、术与道”3个板块。
 
  其中“学与教”部份主要设置与学科学习有关的课程,如英语作文、中考数学探究、快速记忆、快速作文;“耕与读”主要设置劳动、手工、生活技能、阅读等课程;“术与道”部份主要设置艺术、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课程。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课程”,每天一节的校本课程催生了学校办学的生机,焕发出无穷的人文魅力。学校还在全市中小学生演讲比赛和全市中小学合唱艺术节中展示了风采。
 
  释放“课改效应”
 
  创造农村初中办学奇迹
 
  从2008年起,包鸾中学就借全县课改东风开启了课改之路,确定出“两主一辅”主题式“朴素课堂”教学模式,即以学生自主学习、训练为主,教师点拔指导为辅,贯穿知识单元主题式教学,形成“四实”(真实疑问、朴实方法、扎实过程、厚实品质)的朴素课堂风格。
 
  课改不是为了翻新概念,而是真正创设出适合每个学生“学”的课堂。
 
  在这样的理念下,包鸾中学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时,以学生的“学”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更加注重从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根据学生学习的情绪管理、精力分配、行为控制、知识过手等细节不断调整课堂教学。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让学生介入教师教学评价,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以学评教,倒逼教师的教学行为,构建出独特的教学生态。
 
  有力度、有深度、有新度的推进课改,“朴素课堂”在丰都县早已形成示范影响力,包鸾中学连续多年荣获丰都县“课改先锋团队”、全县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一等奖,学校多次承接市县课改现场会,接待市内外多学校3000多人前来参观学习。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中考成绩连年翻番,2017年中考,包鸾中学以优异的成绩稳居第一,力压县城几所初中学校,创造出农村初中办学奇迹。
 
  校本研训精雕细琢
 
  跨越课改“深水区”
 
  当前新课改已经进入“深水区”,很多学校面都在“还改不改怎样改”的问题上徘徊时,包鸾中学头也不回地跨进“深水区”,以校本研训打破瓶颈,在“关注教”与“关注学”上精雕细琢。
 
  “关注教”,就是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据了解,包鸾中学积极引领教师开展校本研训,提出出研训体系立体化、研训内容应用化、研训形式课题化的“三化校本研训体系”,构建以学科组为“经”,以年级组和班级为“纬”的网格化校本研训组织,形成了个人—团体—个人的“GTG”集体备课模式,聚焦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关注课堂教学的细枝末节。
 
  教师们在经历“课堂调研提出问题、校本研训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检验问题”三个基本流程后,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得到了消除,课堂教学技能的应用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驱动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纵深。
 
  “关注学”,就是让学生及其学习行为进入校本研训的视野。
 
  每年秋季入学时,学校都会利用开学第一周对学生进行入学培训,教师们则相应研发出小组建设、快速阅读、快速作文、思维体操等“学习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
 
  力倡科研兴校,目前包鸾中学有在研课题3个,其中国家级课题1个、市级课题2个,课题参与率100%。在研国家级课题1个、市级课题2个,课题参与率100%,5位教师入选全县课改专家库,被列为全县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基地。
 
  智慧校园
 
  生成“互联网+教育”乡村范本
 
  在校园云平台上,所有教师都可以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随意运用教学应用进行学习;智慧教室里面师生借助互联网和电子技术设备展开了更高效率的教与学;生动的校园信息发布系统取代了传统公告栏;校园管理也因信息技术的介入而更加精细高效……
 
  这不是愿景,而是包鸾中学已形成的生动现实。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贴近师生需求,促进师生更全面的发展,最终带动农村教育质量实现飞跃。据了解,包鸾中学主动承担智慧课堂试点项目,着力打造“互联网+教育的乡村范式”,被市教委确定为全县3个智慧校园试点学校之一。
 
  农村学校如何走智慧校园建设之路?
 
  包鸾中学独辟蹊径,以打造“闭环式教学流程”为主题展起“互联网+教育”的探索,引入阅卷系统、网络云平台,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互联网环境下的课堂教学闭环流程,使教师的备课、上课和学生的预习反馈检测等过程可视化、数据化,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目前该校正在力争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农村中学智慧校园的新范本,为农村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点燃乡村教育的希望。
(本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丹丹)

上一篇:重庆市沙坪坝区“三个协调”促进学前教育公平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